以史寻根思来路 以情启智开新局——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访红迹·思嘉庚·情华侨”实践队调研活动圆满完成-凯发娱乐平台

以史寻根思来路 以情启智开新局——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访红迹·思嘉庚·情华侨”实践队调研活动圆满完成-凯发娱乐平台

以史寻根思来路 以情启智开新局——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访红迹·思嘉庚·情华侨”实践队调研活动圆满完成


发布时间:2021-09-22      浏览次数: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也是最好的营养剂。”回望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以陈嘉庚先生为代表的华侨华人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也为后人留下许多精神财富和宝贵经验。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和厦门大学建校一百周年,为更好地传承这份精神财富,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访红迹· 思嘉庚·情华侨”实践队前往厦门华侨博物馆进行实地调研。

 

实践队队员们在华侨博物馆纪念合影

聚焦华人华侨,阐释“文教兴国”

华侨博物院是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历史博物馆,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南路493号西侧,建筑面积三千多平方米,截至2017年3月,展品达七千多件。该馆由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主持创办,并由侨胞和归侨捐款筹建。

陈嘉庚先生一生秉持“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的理念,为中国革命和教育事业做出了不朽功绩,被毛泽东主席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因此,实践队旨在通过本次实地调研,以嘉庚先生留下的文教财富和侨史文物资料为基础,了解了华侨华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历程;重温先辈们从侨民到公民认同转变的过程;见证他们为人类进步事业创下的不可磨灭的功绩;感悟他们的拳拳赤子心和殷殷报国情。

 

实践队员参访华侨博物院主展厅

回望拳拳赤子心,永怀殷殷报国情

在华侨博物馆里走着,实践队员见证了几个时代的变迁,见证了华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历史在变迁,时代在发展,但华人华侨们身上满腔热血和爱国情怀绵延至今,值得我们去发现、去探索、去学习。

展馆一楼,从一艘艘仿制的古代帆船模型和纪实照片中,实践队队员们回望了华侨先祖漂洋过海谋生的辛苦历程,和契约华工的悲惨命运产生共鸣。展橱图片和资料也在诉说着华侨走向世界的艰苦和不易。无论是投身蛮荒,采矿筑路的艰难历程,还是东南亚城镇的形成,或是横贯美洲大铁路的通车,这些无不渗透着华侨的智慧和血汗。

而展馆二楼,更多华侨的生活碎片呈现在实践队员的面前。娘惹衣融杂了东南亚特色,花色清丽;新人婚成,婚房中西合璧;仿真橡胶园,采集工具,如若再现华工辛勤劳动的身影。是中外交流中的重要使者,既传播着中华文化,维系着民族认同,同时又吸收外来文化的养分,荟萃融合。虽身在国外,他们仍心系中国,捐资捐物,兴办学校医院等公益事业,为振兴祖国而奋斗。今日,这份爱国精神将不断延续下去。

展厅中心的小学堂还原了那个年代侨胞在外的民族教育,也带给实践队员最深的心灵震撼——几副桌椅、几盏油灯,夫子讲述着中国传统的开蒙教育读物《三字经》。队员们情不自禁地低声加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仿佛跨越了时空,和当时的华侨学子们共处一堂,共同传诵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华夏子孙秉持着共同的文脉和信念,海内海外,百年之隔,仍然可以同频共振。

 

实践队员在低声诵读《三字经》

我自同风起,不负少年时

时至今日,华侨华人仍心系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而作为外文学院的学生,实践队员们也将用心传承这份赤子之心,涵养家国情怀,培养世界眼光,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外文学院 /王欣雨、郭欣诚 /林彤、黄颖捷、王欣雨、郭欣诚、郭玉纯

网站地图